新聞發布會現場
煙臺市民政局黨組書記田長青
大眾網記者 王艷 陳曉 煙臺報道
10月23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煙臺市養老服務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煙臺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會上,煙臺市民政局黨組書記田長青介紹,煙臺打造“福壽煙臺·康養勝地”頤養安居城市名片,全市已建成養老機構254處,各類養老床位達到8.45萬張。
“煙臺市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級市之一?!睍?,田長青介紹,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緊緊圍繞“1+233”工作體系,深入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發展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構建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了“福壽煙臺·康養勝地”頤養安居城市名片。煙臺市先后成為“全國首批以市場化方式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試點城市”“全國第一批醫養結合試點市”“全國第二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城市”“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綜合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養老機構254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749處,各類養老床位達到8.45萬張,為滿足全市老年群體的多樣化養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強化政策資金支持,提升養老服務發展動力。近年來,煙臺市先后制定出臺了《煙臺市“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煙臺市市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煙臺市發展養老服務業市級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實施方案》《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煙臺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等專項規劃和政策性文件,統籌謀劃指導養老服務發展。2023年,全市養老服務扶持資金預計投入將超過1.6億元,為推動養老服務事業產業協調發展、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持續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做好兜底保障。今年以來,全市共發放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36.13萬人次、資金3115.34萬元;面向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開展定期走訪服務,建立了具有煙臺特色的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制度;聚焦高齡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等老年群體,進一步完善了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今年以來,全市通過新建、擴建和改造等方式,新增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2219張,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2%。三是開展養老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敬老院改造提升任務,各區市均建有1處以上以收住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為主的敬老院,收住照護特困老人4462名。
“兩大方向”+“三項支撐”,全面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方向一:優化居家社區服務。圓滿完成了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任務,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市場化運作等手段,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面開展,重點打造了以寶云養老為代表的“機構+社區+居家+醫療”四位一體的醫康養服務綜合體,從生活照料、醫療康復及精神慰藉等各方面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營造“家門口”的幸福養老生態圈。方向二:提升醫養融合度。通過采取新建醫養結合機構、醫療機構建設養老機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等模式,推動醫養康養融合發展。全市雙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03家、床位數2.8萬張,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保持100%,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與醫療機構合作簽約率達到100%。打造“三項支撐”:規范行業監管。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養老機構等級管理,全面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目前,全市共有星級養老機構169處,其中4星級以上28處;建立健全民政、公安、住建、衛健、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多部門協同的綜合監管機制,加大“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力度,加強對養老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建立行業標準、評價體系、監督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發揮數字監管信息化應用。全市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平臺14處,入網老人達110余萬人。積極搭建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智慧化監管平臺,對所有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和資金安全進行自動預警、有效監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養老護理員千人培訓計劃,今年已培訓養老護理人才4485名,全市養老服務護理人員持證率達到100%;舉辦了7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煙臺市選手在全國第四屆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特等獎第一名、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在煙臺市養老服務領域,1名護理員享受高層次人才“直通車”政策獲評護理專業正高級職稱,54名醫養結合機構技術人員通過副高級職稱評審,9人獲市五一勞動獎章。
聚焦養老服務項目創新,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2022年,市民政局創新推出“愛心助浴、暖心過冬、安心居家和順心助餐”“四心”服務項目,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形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格局。項目實施一年來,累計為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務一萬余人次,提供免費過冬床位2712余張、完成適老化改造4077戶,為5000戶獨居老人家庭安裝遠程監護設備,建成市民社區食堂和助老配餐點439處、日均服務老年人3萬余人次。同時,為提升失能老人家庭照護人員的技能,市民政局委托煙臺市居家養老服務協會,組織開展了“心手相連 溫暖呵護”失能老年人照護公益培訓活動。
養老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各級民政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統籌推進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通過優化康養產業營商環境,以布局康養產業鏈招商為切入點,努力培育市場主體,做好企業幫扶工作,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截至目前,民政系統達成康養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合作意向10個,合同投資33.6億元(其中外資2300萬美元);全市年內新建康養產業項目12個,累計投資7.9億元,年內新增養老床位5000張、新增工作崗位2000個。
夯實招商領導力,精準對接招商項目。市民政局專門成立了養老產業招商引資工作組,由黨組書記和局長任組長,各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副組長,抽取業務骨干人員、設置招商專員3人。明確全市康養產業發展布局和定位,梳理康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知名企業名單,精準鎖定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等目標企業,實行定向精準招商。先后赴北京、杭州、深圳、惠州、無錫等多地開展招商活動,先后與泰康集團、普天大健康、九如城集團、香港慧訊軟件有限公司對接洽談、實地考察。通過精心引進成熟項目、幫助協調項目落地,年內簽約的九如城康養項目已經到位資金5075萬元。在談的“泰康之家”煙臺康養產業項目等3個投資建設項目正在進行選址,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三期康復醫院委托運營項目,已達成了投資8400萬元的委托運營意向。
勇抓機遇,強化平臺招商力度。煙臺市積極爭取承辦了民政部《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國家標準及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培訓班;聯合人保財險煙臺市分公司等8家單位舉辦了第七屆“人保杯”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通過競培結合方式,推動金融業助力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山東·煙臺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積極參加魯商聯盟大會、深圳國際智慧養老產業博覽會,達成4項戰略合作、投資合作意向金額3.75億元。
動員多領域參與,外引內聯壯大產業主體。今年以來,指導支持各區市完成康養產業招商引資項目5個,總投資2.5億元。項目輻射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覆蓋中高端養老服務,能夠更好滿足當地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大批社會資本和力量投入康養產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年內,全市培育了煙臺杏罘養老院、龍口潤康頤養服務中心、高新區御花園二期等12處新建擴建康養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其中5處已投入運營。